2020-09-09 17:44:48
来源:栖霞发布
水母·栖霞新闻网9月9日讯 刁家,栖霞市山东河畔一个不起眼的小村,距“名誉全国”的衣家仅10分钟的车程。可就是这么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山村却鼓捣出不少大事来。
全民参与村容整治、成立3个合作社、筹建高标准的老年公寓,刁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步履铿锵。1日下午,记者驱车去一看究竟。
扮靓农村,古稀哥俩同框修路忙
抵达刁家,已是日暮时分。可村里南北主干道仍是一片繁忙的景象。锨铲,䦆刨,车拉,二三十号人正在忙活着清理路边的杂草堆。
一位挥舞着䦆头清理路面的老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。他头发稀疏花白,伛偻着腰,但干起活来很是带劲。
“老人家今年高寿?”记者问。“81岁啦!”这位老人放下手中的活计告诉记者,当记者给李明华老人竖起大拇指时,他喜滋滋地说:“村里修道,咱也得出点力呀!你看看,俺弟也来了呢!”
他指了指身边的一位老人李明川说,“我弟今年78岁了。村委主任大喇叭一吆喝,我们哥俩就来了!”
那边,村委主任王仁波正领着村里的党员群众忙活着。歇息间, 王主任与记者聊起了修道这事儿来。
“我们是村容整治和‘户户通’一起搞。”据王仁波介绍,他们是从上个月19号开始动工,最多时一天出工80多人。
“为了节省资金,大家想办法收集包墙的石头,你家送一块垒猪圈的石头,我家弄一块垒院墙的石头,这就样,大家一起使劲,一条300米的包墙就修起来了。这让我很感动!”
让王仁波感动的事儿还不止这些。看看那边,村妇女主任王菊华领着一帮妇女也在干。记者数了一下,10多人,占了干活人数的一半。
三箭齐发,3个合作社带动群众致富增收
忙活完那边的活儿,王仁波兴奋地领着记者参观村里“没有烟的工厂”。
王仁波所说的“没有烟的工厂”是光伏发电项目。十几根钢管高高地矗立村委大院里,上面一块块光伏板整整齐齐地排列着,在蔼蔼暮色中泛着蓝光。
“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光伏,一年能为村集体带来10多万元的收入呢!”王仁波做过苹果收购生意,对于投资项目自有他的精明之处。
“大家一条心,建设新农村。”基于这一理念,王仁波成立了光伏合作社,还给合作社起了个很暖心的名字“一家人光伏合作社”。“百姓入股,一起致富。”
在奔向小康的路上,王仁波一直在动脑筋。除了光伏合作,村里还成立了党支部引领的果业合作社。“走,趁着有亮儿,咱们去瞅瞅合作社的苹果产业园。”
苹果产业园位于村委大院北面的不远处,占地有230多亩,规模不少,一眼看不到地的那头。站在地头,王仁波如数家珍地介绍起了产业园里的红薯来。
产业园里新栽的苹果树尚小,就在果树的间隙里种上了红薯。“我们种了40万棵烟薯25,能产80万斤,收入40万没有问题。”王仁波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。
发展果业离不开水,不能看天吃饭。刁家未雨绸缪,早在2018年就成立了水利合作社。村民自愿出资53万元,合作社出间资100多万元, 160多户受益。
有了水利合作社,来自田家水库的水就可以汩汩地流入田间地头。“去年天旱,水利合作社出老力了!” 王仁波遥指着村南边的水库说。
光伏合作社、果业合作社、水利合作社,村民抱团发展同致富。去年,刁家村户均收入达五六万元。
心系百姓,筹建老年公寓为民谋福利
天色已晚,炊烟渐起。王仁波拉着记者赶往他在村南头的家中。
街门外,整整齐齐地堆放着一包包水泥。“再过几天,我们就要上水泥路面了。”王仁波对平整的水泥路很是期待。
“来,咱俩加个微信,我传个东西给你看看。”入家落座,王仁波兴奋地介绍起村里的发展蓝图。
“《唱响刁家富民曲》。”记者点开微信里的文件,一个醒目的标题赫然映入眼帘。细细阅读,不禁为刁家的长远规划点赞。
人口老龄化,是农村发展一个绕不过的问题。规划这样写的:“村里将3个合作社为基础和平台,筹建一所覆盖周边乡村的高标准化的老年公寓,让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安。”
谈话间,从镇上办完事的村党支部书陈绍云推门而入。他接过话茬:“每年中秋节、春节,我们都给村里的老人发放福利。”
据陈绍云介绍,光伏发电集体的那部分收益,将全部用于养老事业。
夜深人静,相谈甚欢。记者与陈绍云和王仁波临别,并相约十月再见。
相信,金秋十月,刁家将旧貌换新颜,掀起靓丽的盖头来。
纪昭君
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:0535-6631311